二手房市场调研报告范文_二手房市场调研报告范文怎么写
1.调查报告
2.58二手房中介服务介绍模板怎么写
3.二手房全款到付后才交房,提前交房是否有风险
4.商业市场调研报告范文怎么写好
5.运用2004以来的宏观经济调控及其结果,说明经济政策运用必须注意的问题>
1.销售序列
(1)销售员岗位
直接上级:案场销售经理(新建商品房营销代理机构)或是连锁店经理(存量房经纪机构)。
主要工作包括:①全力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工作指标;②自觉遵守公司制定的一切规章制度,对同事的不良行为不包庇,不纵容;③积极参加公司对员工的各项专业知识方面的培训并争取优良成绩;④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工作效率;⑤爱护公司财产,看到他人破坏行为及时阻止;⑥接洽客户热情、周到,保证自己的服务让客户满意,遇事不与客户争执并及时向上级汇报;⑦妥善保管销售手册并确保其内容不外泄;⑧主动配合公司做好针对所在销售个案的调研工作;⑨认真做好客户登记并确保资料的准确性;⑩认真填写各类表单,确保内容及数据的准确性;⑧高资历销售员主动提携帮助其他浅资历销售员,完成团队及个人指标;⑩严格遵守公司保密制度,维护公司利益;11贯彻实施部门制定的关于公司稽核发现问题的改进;12个案销售结束后主动、积极配合市场部做好各类市场调研工作。
(2)案场销售经理岗位
直接上级:销售副总经理。
主要工作包括:①负责整个案场的管理工作,协调与甲方及施工单位在销售过程中的关系;②严格执行各项案场工作守则及作业流程;③具有高尚品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及行为准则;对公司忠诚,杜绝各种不良习气及损害消费者与公司利益行为的发生;④具有良好的沟通及协调组织能力,对内做好带头表率、上传下达,关心下属员工,为其解决工作中遇阻问题,培训案场人员团队精神;⑤具备全面广泛的专业知识;熟悉房地产政策、法规、房产市场发展趋势、本市各区房产地域分布;积累有丰富的房地产知识,能从专业的角度分析产品的特征、特性;具有敏锐的判断力及商务谈判技巧;⑥具有一定的业务培训能力及管理能力;带领团队按时完成公司布置的业绩指标任务,在工作中协助上级领导依据实际情况调整原有的工作程序、管理制度,使各项工作更趋于合理化、规范化;⑦项目前期做好市场调查分析,配合相关部门制定合理的企划与销售;统一销售口径,组织小组人员产品培训;做好项目筹备工作;⑧项目中建立完整的项目销售档案及客户档案;能主动、积极配合领导完成各项工作;制定周、月工作,并按期进行总结;协助发展商处理定金、合同、按揭等工作;反馈客户意见及市场动态;⑨销售经理对所有案场工作人员有上岗考核、业务评定、建议停职或推荐调升的权力;⑩完成销售任务后协助做好个案结案报告,并带领销售员做好公司交办的新任务。
(3)连锁店经理岗位
直接上级:销售副总经理。
主要工作包括:①根据公司的授权负责该连锁店业务的运营及管理;②执行公司的有关业务部署;③负责对连锁店人员的管理和工作评估并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公司的有关部门。
(4)销售副总经理岗位
直接上级:总经理。
主要工作包括:①负责领导各个案场销售经理的工作,对各个案场实施宏观管理、控制;②负责销售员及各种在各案场中调配;③负责组织各项目的前期谈判和准备工作,以及项目营销方案的审定;④负责销售员、案场经理的佣金发放、审核等工作。
2.研发序列
(1)项目开发岗位
直接上级:所在部门的部门经理。
主要工作是捕捉商机,即针对各种渠道得来的信息进行项目跟踪,与潜在客户(如房地产开发商)进行初步洽谈,形成某种意向后提交给上级。
(2)市场调研岗位
直接上级:所在部门的部门经理。
主要工作包括专案市调、热点楼盘市调、开发市调等。专案市调指根据公司项目做的市调工作;热点楼盘市调指围绕市场上新开项目、比较大型个案等做的市调工作;开发市调指通过平时市调对未开盘个案、地块等信息的积累来为开发做一定的基础工作。
(3)信息管理岗位
直接上级:所在部门的部门经理。
主要工作是负责管理公司内部初期的商机信息及收集工作。
(4)专案研究岗位
直接上级:所在部门的部门经理。
主要工作是对公司项目进行市场专案研究,并撰写研究、策划报告。
(5)市场研究岗位
直接上级:所在部门的部门经理。
主要工作是针对房地产市场情况,包括供求情况、交易情况、政策法规等进行总体研究,并撰写研究报告。
3.管理序列
(1)部门经理岗位
直接上级:分管副总经理。
主要工作是具体负责房地产经纪机构内各部门的工作制定、工作安排,监控各部门的工作进度,考核本部门的工作人员。
(2)副总经理岗位
直接上级:总经理。
主要工作是参与机构整体工作的制定,协助总经理分管房地产经纪机构内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工作。
(3)总经理岗位。
主要工作是负责房地产经纪机构的全面管理,包括组织制定和调整机构经营模式、内部组织结构、内部管理制度和任免各岗位的工作人员等。总经理对董事会(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责任公司)或投资人(合伙企业)负责。
4.业务序列
(1)办事员岗位
直接上级:所在部门的部门经理。
主要工作包括代办产权登记、房地产登记信息查询、抵押代办等。
(2)咨询顾问岗位
直接上级:所在部门的部门经理。
主要工作是为客户提供信息、法律等方面的咨询。
调查报告
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让人们对“居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经历疫情后,房价会如何走?人们的置业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日前,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共同发起的“疫情后购房意向”调查问卷分析显示,超五成受访者有置业,但超二成置业被推迟。
问卷于4月15日发布,4月24日停止填写,共收到问卷845份。样本中男性占比44.85%,女性占比55.15%,男女比例较为平均。年龄方面,25岁—34岁年龄段人群占比最多,达35.27%,其次是24岁及以下人群,占比31.24%,然后是35—44岁年龄段人群,占比19.17%,还有14.32%是45岁及以上年龄段人群。
调查样本中年收入分布较为均衡,5万元以下、5万—10万元以及10万—20万元区间的占比都在20%—30%之间,20万—30万元年收入占比12.43%,还有7.10%年收入在30万元以上。从所在地区来看,31.24%来自一线城市,35.50%来自直辖市或省会城市(排除一线城市),33.25%来自其他城市。
半数以上有置业
非一线城市置业意愿更强
疫情给人们的居住生活带来了实际影响。
在所有收集的样本中,有超五成受访者已有自己的房子,其中61%的受访者仍有房贷未还清,这部分受访者中53%的人表示疫情期间由于收入减少影响到还贷进程。此前华兴投行对1000位消费者进行调研,调研结果显示949个样本在疫情期间仍有收入,但普遍受到负面影响,约七成较去年同期收入减少,包括两成人收入大幅减少。
那些尚未购房、选择租房居住的受访者则面临着房租的困扰。受疫情影响,许多人特别是湖北外出务工人员无法按时返回工作地,因此空着的出租屋是否仍要缴纳房租引起广泛争议。今年3月份,深圳市专门发布了《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住房租赁有关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住房租赁各方当事人应本着守法守约、互谅互让原则,协商分担疫情造成的租金损失,任何一方不能违法强制要求对方作出让步。同时租房租赁企业应切实保障承租人的合法居住权,不得违法违约驱赶承租人。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被主动减免租金的人占到所有租房者比例约三成。
调查数据显示,仍有54.43%的受访者有置业,这部分受访者中,14.20%的人买房保持不变,25.68%的人买房推迟,还有14.56%的人原本无买房,疫情之后有买房意向。无置业的受访者,13.61%的人原有买房取消,还有31.95%的人仍无买房规划。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从实际情况看,今年3月份楼市表现是要好于预期的,部分城市甚至出现了抢房等现象,所以部分城市的房价并没有出现大幅度的降价。这也使得环比涨幅相对2月份出现了一定的扩大。
事实上,3月龙头房企业绩已有回升现象。据中指研究院数据,3月楼市成交环比升同比降。CREIS中指数据显示,2020年3月监测的主要城市成交面积环比上升351.59%,22个代表城市环比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同比则下降32.53%。环比来看,22个城市均有不同程度上升,重庆升幅较明显,杭州次之,此外福州升幅较小,约为35.17%。同比来看,17个城市下降,北京下降幅度明显。
这个结果与此次调查结果也相一致,调查结果显示,有置业的一线城市受访者占比约55%,直辖市或省会城市(除一线城市)受访者占比约61%,其他城市占比48%,综合来看,非一线城市的直辖市或省会城市置业意愿更强。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对此分析,地方在财政压力下,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城市会松绑房地产调控,尤其是三、四线城市,还有多个城市对房地产作了“救市”调整,从某种程度推动非一线城市置业意愿。
哪些人准备买房?从年龄来看,24岁及以下有置业的受访者占同龄人比例约为50%,25—34岁有置业的占比62%,35—44岁有置业的占比60%,45岁及以上有置业的占比38%,可以发现,25—34岁受访者置业意愿较强,其次是35—44岁年龄段受访者。从收入看,年收入10万—20万元的受访者置业意愿较强,超六成有置业意愿,其次是年收入在30万元以上的受访者,有58%左右有置业意愿。
中国指数研究院的分析也从侧面证实了这一点,其观点认为,购房群体年龄偏向中青年,工作、家庭成为影响这个购房群体的主要因素,客户主要考虑项目是否具备教育、交通便利性、生活配套齐全性和总价承受能力。
近三成受访者推迟购房
市场恢复正常水平仍需时日
虽然超五成受访者有置业,但是其中26%左右的人置业推迟,其中近五成受访者预期未来房价会跌。国家统计局发布3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价指数,指数显示,一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涨幅略有扩大,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微涨,并未达到受访者房价会跌的预期。
具体来看,4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2%。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5%,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31个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3%,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比1月份扩大0.1个百分点。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在连续两个月持平后上涨0.2%。35个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2%,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比1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1%,涨幅比1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
置业会推迟多久呢?根据此前贝壳研究院发布的分析报告,消费者的购房普遍出现延迟,推迟时间主要在半年以内。其中,购房推迟1—3个月的比例最高,在6个月以内的累计占比达
67.8%。
哪些人准备推迟买房?数据显示,来自直辖市或省会城市(除一线城市)的受访者推迟购房的占比较多,超三成,其次是来自一线城市受访者,占比24%,可见疫情对直辖市或省会城市(除一线城市)购房者的影响较大。从年龄来看,35岁—44岁年龄段受访者推迟购房最多,占比32%,同样超过三成的还有25岁—34岁年龄段受访者,约31%。疫情对这两个年龄段购房者或带来较大影响。从收入来看,年收入在10万—20万元的受访者推迟购房最多,占比36%,年收入在5万元以下受访者有购房的最少,同时推迟购房的也最少,占比15%。
准备买什么样的房子?调查结果显示,洋房(平层套房)仍是大部分人的选择,约有27%的受访者选择洋房(平层套房)作为理想居所。其次是复式,占比26%,公寓是24%左右受访者心中的理想居所,还有约16%的受访者认为别墅为理想住宅。
房子买在哪里?市中心与郊区之间成为多数受访者的选择,超五成受访者认为最有可能在城郊交界处买房,理想地段其次是市中心,占比三成,选择靠市郊买房的仅19%左右。选新房还是二手房?77%受访者比较倾向买新房,仅23%左右消费者选择二手房。
房价方面,1万—2万元/平方米的房价区间为多数受访者的理想区间,占比32%,其次是1万元/平方米以下,占比30%,然后为2万—5万元/平方米,占比22%。其中2万—5万元/平方米的房价为一线城市受访者选择最多的理想房价,直辖市或省会城市(除一线城市)受访者则更接受1万—2万元/平方米的房价,其他城市中更多受访者认为1万元/平方米及以下为理想房价。
事实上房价是要高出受访者预期的。58同城、安居客发布的2020年《2月国民安居指数报告》显示,2020年2月全国67个主要城市在线新房均价16624元/平方米,二手房在线挂牌均价15503元/平方米,4个一线城市中北京新房项目在线均价为47818元/平方米,上海紧跟其后,新房均价为47212元/平方米,深圳达到49874元/平方米,广州在线新房均价为30012元/平方米,在一线城市中位居第四。
接下来,房价还将出现怎样的变化?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3月数据明显向好的主要原因,则是受疫情影响,2月市场整体处于“冰封”状态。此外,3月新建住宅基本属于网签数据释放,大部分二手房成交也是疫情前的意向成交,因此确定市场恢复正常水平甚至回暖仍尚早。
同策研究院分析师张宏伟预计,在5、6月份之前,房价下行趋势或难出现较大改变。房企为保证上半年业绩,在5、6月份或还会有进一步降价促销的动作。从房价指数表现来看,大中城市房价不具备反弹的机会,甚至有些城市房价跌幅还会进一步扩大。
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则认为,当前,房价全面上涨的条件尚不具备,个别城市房价上涨也不能代表全国。
“市场反弹但并未推高价格的原因在于目前的交易是低位反弹,整体来看绝对水平依旧较低,还没有到达能让价格明显上涨的量级。”贝壳研究院首席分析师许小乐说,目前整体供需矛盾依旧较为缓和。
近七成重视住宅品质
地段没那么吃香了
买房时哪些因素为消费者看重?以往购房,地段、价格往往是消费者最重视的因素,疫情是否有影响到这样的购房趋势?调查显示,住宅质量、户型设计成为受访者最重视的购房因素,69%的受访者将其列为购房时重要考量因素,占比最多。其次是周边环境及配套,占比63%。排名第三的热门因素是小区物业服务以及小区内的生活配套设施,占比均为54.79%。而地段成为排名第四的考虑因素。
这次疫情下,全民隔离,不少人在家办公,明显感受到房间空间不够用。既要与家人在一起的生活空间,也要有自己独立的办公空间。家庭成员越多,对独立空间的需求也就越强。调查数据显示,三居室最受青睐,占比最多达48%,其次是两居室,占比约27%,排名第三的热门户型是四居室及以上,占比19%,还有5%左右青睐一居室,可以发现大户型受到消费者青睐。与此同时,不同受访者对户型需求存在差异。根据调查数据,45岁及以上受访者对三居室需求更多,占比68%,其次是35—44岁受访者,占比46%。
这与此前58同城和安居客发布的《2月份国民安居指数报告》结果趋势一致,报告显示,在户型选择上,2月份找房户型为三居室的占比45.5%,最受找房者青睐。此外,二居室占比略有下降,为30.4%;四居及以上占比持续上涨,达到17.4%。贝壳研究院、90度地产联合发起的“疫情下的住房消费者预期调查”将户型选择更细化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买房者,换房者更愿意买大户型。在户型的选择上,买房者因资金实力相对较弱,更倾向于购买中等户型,而且因预期相对较差,选择小户型的比例也较高。而换房者更多选择大户型,占比高达63.3%。
家住广州越秀的业主张女士接受访时表示,疫情期间全家聚在一起讨论过买房的事,以前觉得增城、从化太远、太偏,现在疫情期间全家只能蹲守在家里老破小的房子里,连窗户都不敢开,下楼倒垃圾都感觉不太安全。可以发现,在疫情发生后,不少买家对于居住空间的诉求逐渐升级,对于生活健康的要求不断上升。
恒大研究院分析文章也指出,随着防控工作持续进行,长时间居家隔离,使大家对居住体验的感受更深,将激发居民改善居住品质的欲望,引致7类新型购房需求:一是部分租赁需求转为购房需求;二是购买和持有第二居所的意愿提升;三是以大户型为代表的改善型需求将被进一步激发;四是对住房产品升级的需求更明确;五是洋房、别墅等低密度产品将受关注;六是高品质物业服务的楼盘需求提升;七是园林绿化好、周边商业医疗等基础配套齐全的楼盘更受欢迎。
超六成关注周边环境及配套
超市和菜市场成最必要配套
疫情前,很多购房者购房时更多考虑周边是否有大型商场、交通等配套,而疫情发生后,社区商业配套情况被业主广泛关注。因此,疫情对买房催生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对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提出了要求。
除了住宅质量、户型设计之外,63%的受访者最关注周边环境及配套设施。哪些配套设施比较重要?根据调查,超市和菜市场成为住宅一公里内最重要的设施,其次是购物中心、商场、地铁站和公交站,占比都近57%,还有超四成受访者认为医院是必要的配套设施。贝壳研究院、90度地产联合发起的“疫情下的住房消费者预期调查”亦指出,有46.6%买房者相对更加注重医疗配套。
疫情期间,买菜成为困扰许多宅家抗疫人的头号难题,很多人都有在春节期间网上抢菜的经历。根据招商证券的研究报告,76%的用户在疫情期间更倾向于线上买菜,但是实际上线上买菜只能覆盖46%用户,线下买菜仍是主流,而超市就是最主要的渠道之一。报告显示,超市、菜场、社区生鲜的渗透率分别为64%、31%、22%,而盒马、叮咚、京东到家的渗透率分别为26%、19%、14%,远不及线下渠道。米饭肉菜都是生活刚需,一场疫情更让人体会到买不到菜的难过,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超市及菜场能成为多数人的选择了。
哪些人更重视周边环境配套?数据显示,相比男性,女性更重视住宅的周边环境配套因素,认为此因素重要的女性受访者为男性受访者的1.5倍。同时对于女性来说,住宅一公里内必须有的配套为超市/菜市场、地铁站/公交站以及购物中心/商场,对于男性来说1公里内必要的是超市/菜市场、购物中心/商场以及24小时便利店。
不同年龄段的人对住房周边配套要求也不一致,数据显示,34岁及以下的受访者都认为超市/菜市场、购物中心/商场以及地铁站/公交站是必要配套,但对于35—44岁受访者来说,除了超市和购物中心,学校也很重要,对于45岁及以上的人来说,除了超市,公园和地铁站/公交站很重要。
一些新建小区,也意识到未来小区的配套功能的完善,比如自持一部分商业做菜市场、社区诊所、快递小站等,有效嫁接进来做成配套。
超五成关注物业服务
物业基础设施运作及保洁能力受重视
疫情之后,生命与健康、健康与住宅,不断刷新着人们对“理想好房”的认知与思考,智慧住宅、智慧小区等地产科技给人们带来很多便利,疫情凸显了健康保障的重要性。同时,近年来,基于移动互联网、AI等新兴技术不断发展,房产对智慧家居高度关注,全国各地的新旧楼盘、房产物业纷纷高举打造“智慧社区”的口号,多个房企巨头都在投向智慧科技板块。
因而,物业服务成为继住宅质量与周边配套后消费者最乐意付费的购房因素,55%受访者选择物业服务为必要的考虑因素。受访者中,尤以24岁及以下的群体最关注小区物业服务,超过六成将其作为购房时重点考虑因素。女性较男性更在乎物业服务,有58%女性选择,男性仅50%。在区域分布上,一线城市受访者相比省会城市及直辖市受访者更看重物业服务,前者占比55%,后者占比50%。
在具体物业服务中,受访者最关注的是物业基础设施运作及保洁能力,其次是安防能力。肺炎疫情发生后,国内社区纷纷实行封闭管理,物管从业者在其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物管人员春节无休几乎成为“常态”。除基本的疫情筛查、体温检测外,物管人员在社区封闭期间,还充当代买员、送餐员、快递小哥等多重角色,此前南方+客户端曾有报道,疫情期间,广州华南碧桂园的物业管家刘先生就承担起小区购工作,前一天收集业主需求,第二天出门购并一一送到业主家门前。
除了物管人员服务,许多小区还引入防疫高科技设备。美的置业打造AI社区,AI人脸识别、智能无感通行、垃圾满溢识别等技术为社区生活筑起安全防护网。万科数字物业通过数字化运营平台调整车行设备抬杆规则,对所有同行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和记录。碧桂园引入无人机进行消杀工作,仅用三小时就把超过32万平方米社区喷洒完毕。万科物业旗下万睿科技通过智能社区平台系统,协助物业精准筛查疫区籍贯住户,快速做好目标住户出行情况统计和科学防疫通知工作。
可以说物业不仅影响着居民的日常生活,在这次疫情中更可能影响到我们的生命健康。但是此前贝壳找房发布的《2020新居住消费洞察报告》显示,32.4%的受访者反映当前居住小区存在物业服务水平差、反映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的现象。44%的住户正遭受着社区卫生条件差、垃圾不能及时处理的生活困扰。社区是这次疫情中最基本的一道防守线,只有在社区中控制住了,才能切断疫情的扩散。
此外,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也表示,疫情期间,各家物业公司都开展了多样的防疫行动,做到应尽之责。除防疫外,物业服务的提升也可以增加客户黏性,未来房地产市场必将演化为争夺存量客户的市场。
在严跃进看来,当下这个时间节点,物业服务的优劣受到全民的监督,疫情是所有物业公司的共同考题,经历这次疫情考验,业主对于物业服务价值已经有了全新的认识,按照择优录取的原则,“优等生”未来将会占据这一市场大的份额。
恒大研究院分析观点也认为,社区防疫工作中,不同物业的服务水平差距显著。部分缺乏物业支持的公房、回迁房等老旧小区,居委会人力财力有限,仅能进行基本的出入管控和防疫宣传工作,而品牌房企的小区拥有专业化的物管团队和充足的财力物力支持,能够制定标准化防疫预案,加强员工队伍管理和防护,进行防疫宣传、清洁消杀、出入管控和登记等。经此一“疫”,追求高品质物业服务的需求将被激发。居民将意识到高品质的物业服务不仅关系平日的居住体验,在非常时期还和自身健康安全密切相关。
出品:南方产业智库
本版撰文:周中雨 郜小平 数据集:葛政涵 周中雨
数据分析:周中雨 郜小平 本版图表:陈颖欣
58二手房中介服务介绍模板怎么写
报告简介
2009年2季度,潍坊市企业家信心指数又有小幅提升。从趋势来看,上半年潍坊企业家信心逐季走高主要靠四大行业支撑,其中房地产行业表现最不俗。2季度,八大行业表现不俗,全部进入景气区间。建筑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住宿餐饮业是企业家信心指数继续攀升的重要支撑。尤其是建筑业和房地产业1季度还处于不景气区间,建筑业为94.4,房地产业为34.9,而到2季度高调进入景气区间,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达到124.3、114.3。工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批发零售业企业家信心指数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社会服务业与1季度持平。房地产业企业家信心指数由1季度的“较重不景气区间”一步迈入“较为景气区间”,主要得益于国家对房地产企业的货币政策松绑和扶持。不少楼盘的销售价格和2009年年初相比都有所增长,交易量也有所增加。潍坊市房管部门公布的统计信息显示,2009年1月至6月,潍坊市商品住宅的销(预)售面积和金额同比增长都超过100%。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潍坊市包括其他城市都同时出现销售量下滑的情况。为了缓解楼市出现的不景气,潍坊市出台了像困难群众购房补贴、公积金额度提高、实缴契税额打五折等一系列暖市政策。现在各地都放出楼市回暖的信号,潍坊也一样,现在能明显感到交易量在提升。其中最大的购买人群是自住或改善居住条件之用,因为前一段时间觉得房价看不到底,不急着出手,现在就成了购房的主力军,基本上可以理解为刚性需求。2009年上半年潍坊市二手房交易市场稳步提升。1-6月份,全市二手房成交面积.19万平方米,与2008年同期同比增长10.21%。上半年二手房市场交易稳步提升的一大重要原因是交易涉税新政的出台实施,特别是契税和营业税“五改二”实施之后,二手房买家所能得到的实惠更大了。以市区一户90平方米面积、评估价30万元的二手房计算,房屋交付满2年不满5年而转让的,新政实施后能省掉接近2万元税费。根据房管部门的信息,成交的.19万平方米二手房中,城区成交面积40.12万平方米,与2008年同期同比增长17.83%;成交金额8.99亿元,与2008年同期同比增长30.48%。
2009年上半年,省城楼市成交量呈现出逐渐攀高的局面,与2008年上半年相比,2009年上半年住宅销售状况明显高于去年同期。济南房管部门数据显示,1月份住宅类商品房成交638套,2月份成交832套,3月份1663套,4月份1894套,5月份2240套,6月份达到3206套。公寓产品和二手房成交量也稳步回升,公寓产品2月份仅成交44套,5月份则达到322套,二手房则由2月份的1095套、3月份的1337套,跃升到4月份的2582套。1月份主要是受市场大环境和春节期的影响,致使住宅成交量成为上半年的最低点,仅销售638套。春节以后开发商取各种刺激市场的打折促销活动,购房者在看到房价下行空间不大的情况下,压抑已久的刚性需求逐步释放,使得济南住宅市场逐步回暖。2009年上半年济南住宅市场之所以呈现出成交量持续攀高的局面,主要是因为救市政策效果显现,中国宏观经济明显好转增强了购房者的信心;价格平稳运行激发持币待购客群的自住需求。房地产作为规避通胀风险良好工具的特性已被众多投资客群所认知,投资价值较高的项目得到广大投资者的认可。济南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为住宅市场提供了数量众多的客户群体,在多种综合因素的影响下,济南住宅成交量逐月上涨。2009上半年济南商品房整体价格基本保持稳定。住宅成交均价最高点在3月份,平均每平方米达到5880元,相比2008年同期上涨909元/平方米。住宅和公寓成交均价最低点均在2月份,分别为5013元/平方米和7847元/平方米。4、5、6三个月份房价基本保持稳定。成交量的稳步走高使楼市信心逐渐恢复,在成交量的刺激下,开发商逐步减少了原有的优惠措施和优惠幅度,3月份以后一些楼盘开始酝酿提价。全运对济南楼市也是一个巨大红利。全运会配套设施的建设对济南城市发展、区域内配套完善带来利好,对于提高济南整体形象和区域房地产价值具有重要作用。2009年上半年各片区内主要交通干道和城市中心区道路的改造,也对一些项目的销售价格做到有力支撑。
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主要依据了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房地产协会、潍坊市统计局、潍坊市国土局、潍坊市房产管理局、潍坊市房地产经纪协会、潍坊房地产业协会、中国行业研究网及国内外相关报刊杂志的基础信息,全面分析了潍坊市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宏观形势、政策、行业总体水平、市场供求现状、市场结构特征。报告汇集了潍坊及潍坊主要片区的房地产开发、商品房交易价格、销售和空置状况等重要经济指标;报告涵盖了房地产开发、商品房销售、各主要类型物业、片区房地产、房地产需求规模、房地产政策与住房金融、行业竞争态势以及发展趋势等重要板块的内容;深度分析了潍坊土地供给市场、住宅市场的供求状况、价格走势、住房消费状况与需求特征以及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竞争态势;为潍坊房地产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洞察先机,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了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银行信贷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报告目录
第一部分 行业发展现状
第一章 全球房地产市场发展分析
第一节 2008-2009年世界房地产市场分析
一、2008年世界房地产市场分析
二、金融危机下世界房地产业发展分析
三、2009年世界房地产“主心骨”探讨
四、2009年上半年全球房地产市场交易情况
五、2009年全球房地产市场分析与预测
六、全球房地产市场“触底”探讨
第二节 世界房地产对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意义
第三节 中美房地产市场发展对世界的影响分析
一、中美房地产对各供应国的影响
二、中美房地产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中国房地产对各行业的影响
四、2009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对全球经济复苏的影响
五、美国房地产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及预测
第二章 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分析
第一节 中国房地产供需分析
一、住房潜在需求分析
二、我国购置未开发土地情况
三、我国房地产价格情况
四、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整分析
五、我国房地产购买力的外部抽离解析
第二节 2008年房地产市场运行分析
一、2008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整体情况
二、2008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热点问题
三、2008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情况
四、2008年商品房销售和空置情况
五、2008年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来源情况
六、2008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
七、2008年四季度企业景气指数分析
第三节 2008年我国大中城市房屋市场销售价格指数
一、2008年1季度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
二、2008年2季度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
三、2008年3季度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
四、2008年4季度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
第四节 2009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
一、2009年上半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情况
二、2009年上半年商品房销售情况
三、2009年上半年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来源情况
四、2009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
第五节 2009年我国大中城市房屋市场销售价格指数
一、2009年1季度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情况
二、2009年2季度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情况
三、2009年上半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情况
第六节 2009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分析
一、2008-2009年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概述
二、2009年中国房地产全行业发展形势
三、2009年我国房地产调整空间情况
四、2009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控分析
五、2009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关键
第七节 2009年房地产市场形势分析与影响因素
一、2009年我国房地产市场形势分析
二、影响2009年房地产市场走势的因素分析
三、我国房地产政策建议
第八节 金融危机对中国房地产市场影响分析
一、经济危机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二、金融危机对中国楼市外资投资的影响
三、金融危机对中国住房消费能力的影响
四、金融危机对中国房地产企业融资的影响
第三章 潍坊房地产行业发展分析
第二节 潍坊土地市场分析
一、2008年土地市场状况
二、2009年1季度土地市场状况
三、2009年2季度土地市场状况
四、2009年上半年土地市场状况
第二节 潍坊房地产住宅市场发展现况
一、社会经济环境
二、商品房市场
三、商品住宅市场
四、商品住宅区域市场
第三节 2009年潍坊房地产消费者调查
一、房地产消费者对现时楼价的评价
二、房地产消费者对下半年楼价走势预期
三、房地产消费者预期楼价走势分析
四、房地产消费者购房调查
五、房地产消费者中主导消费群体
六、房地产消费者中购买主力群体
七、房地产消费者二次购房情况调查
八、房地产消费者购房首选区域
九、房地产消费者购房心理价位区间
十、房地产消费者的消费信心调查
第四章 潍坊房地产市场分析
第一节 2008-2009年潍坊房地产市场分析
一、2008年1季度潍坊房地产市场分析
二、2008年2季度潍坊房地产市场分析
三、2008年3季度潍坊房地产市场分析
四、2008年4季度潍坊房地产市场分析
五、2009年上半年潍坊房地产市场分析
第二节 2008-2009年潍坊房地产新盘分析
一、2008年潍坊市新开盘项目分析
二、2009年1季度潍坊市新开盘项目分析
三、2009年2季度潍坊市新开盘项目分析
四、2009年7月潍坊市新开盘项目分析
五、2009年8月潍坊市新开盘项目分析
第三节 2008-2009年潍坊二手房市场分析
一、2008年潍坊二手房市场状况
二、2009年1季度潍坊二手房市场状况
三、2009年2季度潍坊二手房市场状况
四、2009年7月潍坊二手房市场状况
五、2009年8月潍坊二手房市场状况
第四节 2008-2009年潍坊写字楼市场分析
一、2008年潍坊写字楼发展状况
二、2009年1季度潍坊写字楼发展状况
三、2009年2季度潍坊写字楼发展状况
四、2009年7月潍坊写字楼发展状况
五、2009年8月潍坊写字楼发展状况
第五章 2008-2009年中国潍坊房地产行业供需分析
第一节 2008-2009年供给分析及预测
一、2008-2009年供给总量分析及预测
二、2008-2009年供给结构分析及预测
第二节 2008-2009年需求分析及预测
一、2008-2009年需求总量分析及预测
二、2008-2009年需求结构分析及预测
第三节 2008-2009年供需平衡分析及预测
一、2008-2009年供需平衡分析
二、2009-2010年供需平衡预测
第四节 2008-2009年价格分析及预测
一、2008-2009年价格分析
二、2009-2010年价格预测
第二部分 行业竞争格局
第六章 潍坊房地产行业竞争分析
第一节 2009年我国房地产竞争分析
一、2009年房地产市场竞争形势分析
二、2009年房地产竞争性的供给市场分析
三、2009年我国房地产市场增加竞争的必要性
第二节 2009年潍坊房地产竞争分析
一、2008年潍坊房地产市场竞争情况分析
二、2009年潍坊房地产竞争性的供给市场
三、2009年潍坊房地产市场竞争形势分析
第三节 2008-2009年中国潍坊房地产行业竞争分析及预测
一、2008-2009年集中度分析及预测
二、2008-2009年SWOT分析及预测
三、2008-2009年进入退出状况分析及预测
四、2008-2009年替代品分析及预测
五、2008-2009年生命周期分析及预测
第七章 潍坊房地产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第一节 潍坊房地产市场竞争策略分析
一、2009年潍坊房地产市场增长潜力分析
二、2009年潍坊房地产主要潜力品种分析
三、现有潍坊房地产竞争策略分析
四、潍坊房地产潜力品种竞争策略选择
五、典型企业产品竞争策略分析
第二节 潍坊房地产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一、金融危机对潍坊房地产行业竞争格局的影响
二、金融危机后潍坊房地产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
三、2009-2012年我国潍坊房地产市场竞争趋势
四、2009-2012年潍坊房地产行业竞争格局展望
五、2009-2012年潍坊房地产行业竞争策略分析
六、2009-2012年潍坊房地产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第八章 潍坊房地产重点企业竞争分析
第一节 潍坊华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2008-2009年经营状况
四、2009-2012年发展战略
第二节 潍坊市城市房地产开发总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2008-2009年经营状况
四、2009-2012年发展战略
第三节 潍坊海化裕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2008-2009年经营状况
四、2009-2012年发展战略
第四节 潍坊市开发区富友房地产开发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2008-2009年经营状况
四、2009-2012年发展战略
第五节 潍坊金庆房地产开发中心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2008-2009年经营状况
四、2009-2012年发展战略
第六节 潍坊市中鲁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2008-2009年经营状况
四、2009-2012年发展战略
第七节 潍坊汇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2008-2009年经营状况
四、2009-2012年发展战略
第八节 潍坊秀翰置业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2008-2009年经营状况
四、2009-2012年发展战略
第九节 潍坊圣荣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2008-2009年经营状况
四、2009-2012年发展战略
第十节 潍坊金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2008-2009年经营状况
四、2009-2012年发展战略
第三部分 行业前景预测
第九章 潍坊房地产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一节 我国房地产市场走势分析
一、全国房地产市场总体形势
二、全国一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形势
三、我国房地产主要区域市场形势
四、2009-2012年我国房地产市场走势
第二节 房地产业发展趋势与预测
一、我国房地产发展前景
二、我国房地产市场未来趋势的判断
三、2009年中国房地产市场预测
四、2009-2012年我国房地产市场预测
第三节 2009-2012年潍坊房地产市场趋势分析
一、2008-2009年潍坊房地产市场趋势总结
二、2009-2012年潍坊房地产发展趋势分析
三、2009-2012年潍坊房地产市场发展空间
四、2009-2012年潍坊房地产产业政策趋向
五、2009-2012年潍坊房地产价格走势分析
第十章 未来潍坊房地产行业发展预测
第一节 2009-2012年全国房地产市场预测
一、2009-2012年全国房地产市场结构预测
二、2009-2012年全国房地产市场需求前景
三、2009-2012年全国房地产市场价格预测
第二节 2009-2012年潍坊房地产市场预测
一、2009-2012年潍坊房地产市场结构预测
二、2009-2012年潍坊房地产市场需求前景
三、2009-2012年潍坊房地产市场价格预测
四、2009-2012年潍坊房地产行业集中度预测
第四部分 投资战略研究
第十一章 中国房地产行业投融资与并购分析
第一节 中国房地产行业投融资与并购背景分析
一、房地产市场进入退出门槛分析
二、宏观政策规范完善房地产市场
三、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情况分析
四、二三线城市房地产的需求分析
第二节 中国房地产行业投融资与并购现状分析
一、金融与房地产结合发展模式
二、房地产投资情况分析
三、外资进入房地产市场的特征
四、外资关注重点
第三节 中国房地产行业投融资与并购趋势分析
一、宏观调控对房地产市场影响趋势
二、海外房地产投资基金市场影响力趋势
第四节 中国房地产行业投融资与并购案例比较
一、业外资本投融资与并购案例分析
二、国际资本投融资与并购案例分析
三、业内企业投融资与并购案例分析
第十二章 潍坊房地产行业投资现状分析
第一节 2008年潍坊房地产行业投资情况分析
一、2008年总体投资及结构
二、2008年投资规模情况
三、2008年投资增速情况
四、2008年分行业投资分析
五、2008年分地区投资分析
六、2008年外商投资情况
第二节 2009年上半年潍坊房地产行业投资情况分析
一、2009年上半年总体投资及结构
二、2009年上半年投资规模情况
三、2009年上半年投资增速情况
四、2009年上半年分行业投资分析
五、2009年上半年分地区投资分析
六、2009年上半年外商投资情况
第十三章 潍坊房地产行业投资环境分析
第一节 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一、2008-2009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情况
二、2009-2012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三、2009-2012年投资趋势及其影响预测
第二节 政策法规环境分析
一、2009年潍坊房地产行业政策环境
二、2009年国内宏观政策对其影响
三、2009年行业产业政策对其影响
第三节 社会发展环境分析
一、国内社会环境发展现状
二、2009年社会环境发展分析
三、2009-2012年社会环境对行业的影响分析
第十四章 潍坊房地产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
第一节 潍坊房地产行业投资效益分析
一、2008-2009年潍坊房地产行业投资状况分析
二、2009-2012年潍坊房地产行业投资效益分析
三、2009-2012年潍坊房地产行业投资趋势预测
四、2009-2012年潍坊房地产行业的投资方向
五、2009-2012年潍坊房地产行业投资的建议
六、新进入者应注意的障碍因素分析
第二节 影响潍坊房地产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2009-2012年影响潍坊房地产行业运行的有利因素分析
二、2009-2012年影响潍坊房地产行业运行的稳定因素分析
三、2009-2012年影响潍坊房地产行业运行的不利因素分析
四、2009-2012年我国潍坊房地产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分析
五、2009-2012年我国潍坊房地产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分析
第三节 潍坊房地产行业投资风险及控制策略分析
一、2009-2012年潍坊房地产行业市场风险及控制策略
二、2009-2012年潍坊房地产行业政策风险及控制策略
三、2009-2012年潍坊房地产行业经营风险及控制策略
四、2009-2012年潍坊房地产同业竞争风险及控制策略
五、2009-2012年潍坊房地产行业其他风险及控制策略
第十五章 潍坊房地产行业投资战略研究
第一节 潍坊房地产行业发展战略研究
一、战略综合规划
二、技术开发战略
三、业务组合战略
四、区域战略规划
五、产业战略规划
六、营销品牌战略
七、竞争战略规划
第二节 对潍坊房地产品牌的战略思考
一、企业品牌的重要性
二、潍坊房地产实施品牌战略的意义
三、潍坊房地产企业品牌的现状分析
四、潍坊房地产企业的品牌战略
五、潍坊房地产品牌战略管理的策略
二手房全款到付后才交房,提前交房是否有风险
下面是一份58二手房中介服务介绍模板,供参考:
1. 服务对象:我们的服务对象是想要购买或出售二手房的客户,我们的专业人员将为您提供全方面的服务,包括地产评估、按揭、房屋买卖和过户登记等。
2. 服务宗旨:我们的服务宗旨是“诚信、专业、高效”,我们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让客户在购买或出售房屋的过程中省心、省力、省钱。
3. 服务内容:我们的服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 帮助客户进行房产调研和分析,提供市场行情和房价走势等信息;
* 为客户进行房源曝光,提高房屋的知名度和曝光率;
* 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包括法律、税务、物业管理等方面;
* 协助客户进行交易,包括合同签订、资金监管、过户登记等环节。
4. 服务团队:我们的服务团队由经验丰富、专业素质高的经纪人组成,他们将为您提供最专业的服务,同时还有强大的后续服务团队,为您提供后续的支持和帮助。
5. 服务承诺:我们的服务承诺是“诚信为本,客户至上”,我们保证所有服务都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同时也会尽最大努力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如果您有任何关于二手房交易的问题,欢迎随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商业市场调研报告范文怎么写好
如果开发商通知业主们提前去收房,业主们肯定是很高兴的,因为大家都想早点装修早点住
新房,但是提前交房属于变动因素,对业主来说固然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但也应该提高警惕的。
1)仔细检查证件
要求查验开发商的各种证件,如《建筑工程竣工备案表》、《房屋土地测绘技术报告书》、《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表》等,不会查验的可咨询或邀请专业人士。若证件(原件)缺少或出现其他问题则要坚决拒绝提前交房,不可因开发商开出的种种优惠条件而妥协让步,因为这样就证明房屋的确有质量问题,鲁莽入住会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2)验房要小心谨慎
在证件齐备并且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开发商邀请业主验房时业主要擦亮眼睛以防受到不良开发商的欺瞒。如果遇到质量问题应与开发商协商维修,一切按交房手续走,未维修完成的拒绝收房。出现严重问题并无法与开发商达成和解的,可与其他业主一同向律师咨询,通过正规法律渠道解决问题。
提前交房的情况出现虽然少,但仍偶有发生。从业主的角度看,开发商提前交房也就意味着业主可以提前搬进新房。收到接房通知书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对装修需要的建材进行市场调研了。
运用2004以来的宏观经济调控及其结果,说明经济政策运用必须注意的问题>
一、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芗城区旧城改造、城市扩容步伐的加快,城市居民居住环境有了较大变化,社区服务 功能大幅提升,社区商业得到了较快发展,社区商业网点数量不断增加,经营 业态和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从调查看,目前,芗城区共有社区69个。各类社区商业网点近1000个,经营方式有餐饮、超市、各类中介、便利店、物流、食杂店、洗衣店、维修店、回收站、书店、冲印店、药店、家庭 服务站、大众浴池等。社区商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社区商业网点发展迅速,“双进工程”服务对象不断扩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中心城区的不断扩大,社区商业服务对象也不断拓展,服务对象不仅面向广大居民,更侧重于为老人、儿童、残疾人、优抚等社会弱势群体服务,以及为下岗、失业人员的提供再就业 服务。
2、社区商业网点呈多业态发展趋势。社区商业过去以商业零售业网点为主,仅限于食品、日用百货、美容美发等行业,近年来,一批新兴业态的社区商业网点应运而生,现已发展到几十个服务项目,如保姆、清洁维修、物业绿化、家教、技能培训、网络服务、婚庆礼仪、餐饮、保健、社区医疗、代理 、中介服务等多个门类的便民利民服务项目。
3、新社区的各项配套服务设施、功能较为齐全。随着中心城区范围不断扩大,加速了新社区的建设,新社区的建设又带动了社区商业的发展以及周边商业中心的发展,其商业设施、网点分布、商品结构与服务功能均较为齐全,明显优于老社区。
4、传统商业和服务业在社区商业建设中得到了充分发展。近年来,流通领域的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社区商业应市场需求得到快速发展,大大小小的商业网点渗透到社区的大街小巷,并在社区内及其周边形成一定规模。同时,社区沿街各类小型商品市场得到发展,有蔬菜市场、干果市场、水产品市场等,为社区居民消费购物提供了便利。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区商业发展缺乏科学规划 和有效指导。目前,社区商业在发展中较多的商业网点与社区住宅混在一起,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 ,并造成安全 隐患和环境污染。其中建在居民楼底层或楼内的餐馆、酒店以及各类服务机构影响较大,形成的民企纠纷较多。社区商业与区域性商业中心在功能定位方面缺乏科学规划、合理分工和有效监督。
2、社区商业发展不平衡,老社区商业网点发展慢、基础差。在这次调查中看到,一些老社区商业设施简陋,功能不全,一般是利用自有房屋,或者临时搭建,甚至是违章建筑开办的。这些小店小铺以经营副食为主,商品单一、质量低劣,购物环境和卫生状况较差,造成社区居民购物不便,许多日常消费需要跑较远的路,且社区的服务功能不健全,与建设“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双进工程提出的社区商业发展目标差距较大。
3、社区商业基础设施较差,现代服务业不够发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需求普遍提高,呈现出多样性、多层次的消费特点,社区商业低水平、低层次的服务状况与之不相适应,亟待改善。在调查中,有的反应社区没有停车场,车辆乱停乱放现象比较严重。有的反应社区没有蔬菜市场,居民买菜不方便。有的反应家政服务业没有形成,居民寻求家政服务很不方便。有的反应社区商业网点不能仅依靠小店小辅、小商小贩提供商品和服务,要提高档次,保证质量等等。从反应的情况看,社区商业的服务功能普遍滞后于居民的消费需求。因此,加强社区商业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拓展社区商业服务功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完成社区双进工程的重点工作。
三、推进措施和发展方向设想
1、应合理规划,完善社区商业业态。应由 *** 牵头,会同商务、规划、建设、房管、财政、城区、工商、税务等部门,研究制定网点改造规划。如:对社区商业的规模、结构、布局及标准、分类等做出明确规定。业态业种10种左右,建议包括配送餐饮连锁店、小型超市、菜市场、食杂店、美容美发店、维修店、洗染店、照相馆、旧货废弃物回收站、家庭服务、书籍音像店、药店等。
2、应用公开招标等形式,确定有实力的企业参与社区商业建设。一是选择、培育有实力的配送餐饮企业(由中心厨房统一配送至社区连锁店)进入社区商业示范区,实施包括“早餐工程”在内的大众化餐饮,保证居民在社区内就能够方便地吃到有保障、质量较好的早餐、快餐。二是鼓励农副产品流通企业在社区新建和改造放心肉、放心豆制品、无公害蔬菜瓜果连锁店,建设生活保障型的商品配送中心,解决居民生活不方便、消费不放心、不安全的问题。三是支持连锁企业进入社区新建或改造便民家庭服务网点,搭载各类便民、利民服务项目,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解决维修、美容美发、洗衣、家庭服务等多方面的生活需要。。四是支持和引导再生回收龙头企业进入社区,形成以社区、回收企业和集散市场为载体,符合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布局合理、网络健全、服务功能齐全、管理科学的再生回收体系。五是取切实可行措施,通过资金、网点等一系列支持政策,鼓励企业取收购、兼并、特许加盟等多种形式整合分散的社区商业,规范社区内的小型门店,实现共享,综合利用。
3、应鼓励和支持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创新服务体系。积极建设面向社区服务的信息服务平台,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社区便民服务,发展网上交易、网上服务,补充现有网点的不足。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客户需求信息系统,及时集、分析、储存客户信息,为居民提供定向、快捷、周到的服务。大力提倡社区骨干企业开展送货上门、送餐上门、修理上门的“三上门”服务,延伸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提倡和鼓励社区商业企业组建专职的便民综合服务小分队入户服务,同社区居委会、社区居民建立稳定、畅通的联系渠道,开展以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为宗旨的便民有偿服务。
商业调查报告(二)
北京街道和社区里的商业服务,从街边夫妻店的1.0版本到大型商业综合体的2.0版本,再到现在深入社区组合形态的3.0版本。未来随着电子商务的深度运用,社区商业的4.0版本已渐现雏形。那么2013年北京的社区商业是什么样的,存在着哪些问题?
品牌化服务稀缺
社区商业,这一原本以自发式生长存在的商业模式,在城镇化的加速推进下,正在成为城市商业发展的最优选项之一。
为探寻社区居民的基本需求、社区商业呈现的热点和尚存空白,日前,北商商业研究院从北京东 、西、南、北和中部选取了和平里社区、芍药居社区、望京社区、通州社区、房山长阳社区、大红门社区等12个有代表性的大型社区做调查。这12个样本中,既有老牌社区,又有通州、房山等新城社区。
根据问卷调查,随着购物习惯的改变,92%的受访对象表示,在家门口购物消费的频次增加,同时会定期到繁华商圈购物消费。在电子商务的迅速渗透下,北京的社区商业,已从功能单一的日杂百货为主,逐步发展为传统的餐饮、超市便利店 、生活服务业与新兴的网络购物融合的服务体系。一些小区的夫妻店、传达室或者警卫室都主动或被动地 *** 帮小区住户代收快件。
北商商业研究院通过对12个社区居民的调查访发现,9个社区对连锁餐饮的需求最大,7个社区对家政服务的需求较高,其次是菜店这代表了社区商业整体面临的品牌化程度低的现状,美容美发、洗染、家政、便利店等都存在杂牌军的问题。
其实,北京市一直鼓励连锁经营企业加快向社区发展,鼓励品牌连锁经营企业参与社区商业建设,通过取收购、兼并、直营连锁或特许加盟 等方式整合分散的社区商业。早在20**年,物美 、京客隆 等百余家企业入选市商务委推荐进社区的连锁企业。
调查中发现,在高成本压力和电子商务的冲击下,()传统零售业在拥抱电商和下沉社区中找到了两种发展路径。调查中,一个突出的变化是,7-11 、吉野家 、肯德基 等知名传统商业企业的身影开始出现在社区。不过,社区商业的市场培育期会比繁华商圈长,销售规模短期也难与区域中心媲美。但是,社区周边消费频次高,更注重便捷和性价比。
餐饮居社区商业之首
在选取的访样本中,餐饮在社区商业各业态中占比最高,平均占比达到32%;其次是生活服务类(包含家政、洗染等行业),占比为27.5%;位居第三的是美容美发行业,占比为13.33%。
但是,从调查的各类商业业态看,社区商业发展的自发性特点明显。餐饮业虽然成为社区商业主力军,但是,这些餐饮主要是不知名的小店,不仅更换频率高,服务质量也不稳定。
在对长阳、天通苑等以年轻消费群体为主的新社区调查发现,幼儿教育正在快速扎根社区,最高占比达到9%,成为社区商业业态的新成员。此前很多幼儿教育品牌会选择区域商业中心地带,但是,随着生育高峰的到来,新兴社区的很多年轻住户已经升级为三口之家。巨大的儿童消费市场成为商家掘金的新发力点。可以预测,单独二胎政策落地实施后,幼儿教育将迎来更大市场。另外,随着老龄人口增加以及消费习惯的改变,社区送货上门、家政、代收代缴等服务需求增大。
此外,社区商业的物业主要来源于小区底商,受限于当初开发商的规划设置。这也造成了社区商业缺少规划的问题。
菜店覆盖面有待提升
针对社区商业调查发现的问题,北京商报官方微博面向近50万粉丝进行了“帮社区商业出新招”的调查活动。在参加调查的微博网友中,42%的网友对自己居住社区的农产品市场不够满意,其中超过一半的网友认为社区菜市场距离太远,不能满足日常的需求。还有近30%的网友对社区菜市场提供的水果蔬菜品质和价格不满意。
30%的网友不能满足于现有的社区便利店。反映问题较为突出的主要集中在通州、天通苑以及长阳等远郊区县的网友。部分网友反映,社区周围的小便利店和夫妻店商品数量有限,更新不及时。
从便利店的发展规律看,每3000人就需要一家便利店。例如东京,有近3700万人,几大便利店品牌的总数超过了4万家。北京市的常住人口在20**年时就已突破了2000万人,照此计算,北京至少需要6700家便利店。据相关调查显示,北京的便利店还不到2000家,距理想状态下的店铺数量相去甚远。不仅如此,店铺的分布也极不均匀,以7-11官方发布的数据为例,其130多家店铺集中分布在朝阳区、海淀区和东城区,西城区仅有5家,通州区也只有1家,而其他区域则尚未开店。
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在区域中心附近的社区,各类服务设施相对完善,但在部分老小区,由于物业设施和交通限制,一些便民业态无法进入。
商业调查报告(三)
一、社区商业研究背景
(一)社区商业基本概念
1、社区商业定义
社区商业是指以社区内居民为服务对象,以便民利民为宗旨,以优化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满足居民综合消费为目标,提供日常生活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的属地型商业。社区商业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社区内的居民,应具备行业齐全、服务配套的特点,并以先进的商业业态和优美的商业环境,在满足社区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的同时,更注重提供文化、休闲服务等多样化、个性化的综合消费。
2、社区商业分类
3、社区商业功能
(二)国外社区商业发展概况
由于国外城市居民大量居住在郊区,社区商业非常发达,例如美国20**年社区商业的零售额就占了国家零售消费品总额的40%,而中国目前还不到10%。国外的社区商业主要以购物中心的形式出现,尤以社区型购物中心所占的份额最大。购物中心是一种现代的零售业态,是一个由零售商店及其相应设施组成的商店群,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开发和管理,一般有一个或几个核心商店,并有众多小商店环绕。购物中心有宽敞的停车场,其位置靠近马路,顾客购物来去便利。国外社区商业中心一般都实行开发和经营分离的做法:开发商负责前期开发,经营商负责租赁经营,形成良性的运作机制。
(三)国内社区商业发展概况
我国的社区商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社区商业主要以历史形成的沿街商铺为载体。这种商业形式是自然形成的缺乏统一规划,业态档次普遍较低,社区商业功能不全。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商业房地产的逐渐成熟,社区商业得到了巨大的进步。国内出现了一大批"购物中心"、"生活广场"、"休闲一条街"等众多社区商业项目。国内的社区商业设施正朝着成为一种综合建筑、景观、空间、声音的体验式场所,一种为社区居民创造的拥挤热闹的场所的方向发展。 总的来说目前国内的社区商业普遍带有浓厚的住宅底商特点(为了保持良好的居住和绿化环境,上海浦东越来越多的住宅区淘汰了住宅底商,而取集中式购物中心模式),与国外成熟的社区商业模式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四)国内社区商业发展趋势
由于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社区商业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水平,目前国内发达城市的社区商业主要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这也是发达程度较低城市的发展方向。
1、 *** 对社区商业的规划力度加强。我国商务部今年4月下发了《关于加快我国社区商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推动我国社区商业发展。
2、购物中心造就大型社区商业。如沃尔玛购物广场已进驻成都交大-九里堤社区,并将于20**年上半年开业。
3、便利店、生鲜超市是社区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7-11便利店、冠军生鲜超市等新兴业态目前已进驻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
4、社区商业开始细分市场。由于消费者根据性别、年龄、收入水平、文化修养、价值观念、社会阶层、生活方式等可以细分为不同的消费群体,不同的消费群体意味着不同的消费需求、消费心理、消费动机和消费结构,社区商业在开发时就必须考虑商业的业态配比和商业组合。
5、专业化操作是社区商业成功的保证。商业地产的核心其实是商业,地产只是商业的载体,经验丰富的招商营销以及商业管理团队对于社区商业的成功开发起着比较关键的作用。
二、成都社区商业概况
随着成都市中心城区的商业设施已接近饱和,竞争日趋白热化,企业的经营业绩也难以再有较大幅度的提升。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民外迁和新建居住区不断增多,这些区域的商业设施相对不足,市场空间和消费需求巨大,这种新的消费需求需要新的商业形式来承接,社区商业恰恰顺应了这种需要。另一方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日益提高消费需求与消费结构发生了显着变化,居民对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提高生活质量的社区商业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在此背景下,社区商业正成为成都市流通领域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已在提升城市商业综合竞争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贯彻执行《商务部关于加快我国社区商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成都于6月21日举办了“首届社区商业高峰论坛”,与会专家共同探讨了城市社区商业的未来发展之路,同时也为成都今后社区商业的打造指明了新的方向。此次会议上,蓝波湾(蓝谷地的社区商业配套项目,见下右图)被评为中国首个“全国社区商业示范项目”,对社区商业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成都市作为全国深化流通体制改革的试点城市之一,社区商业发展势头强劲,目前已覆盖便利店、连锁超市、餐馆、美容美发、茶楼、干洗店、彩扩、快递、报刊、家政、维修等各种生活服务项目,全市城区的324个社区共有社区商业网点33912个。各类商业网点的具体数量见下中图。
三、成都典型社区商业调查
本次调查共选取了成都市东、西、南、北四个区域各种档次共六个社区,主要对这些社区商业的业态分布、租金水平、经营特点等进行了调查分析,从分析中可以了解成都社区商业的现状,从而用于公司进行社区商业开发时的参考。
(一)园社区
园社区20**年由宏信房产开发,其社区商业部分水景商业街进行了统一规划,目前居民总体入驻率不高,人气明显不够,商气不足。该社区商业呈现出如下特点:
1、 园商铺空置率较高,根据调查,商铺出租率仅62%,主要原因有五个:①目标消费群体支撑有限。②商铺供应
体量过大。。③缺乏统一经营管理。④西单百货和超市对其造成的分流影响。⑤步行街不能通车,消费引导不足。
2、 社区商业业态分布特点
虽然该社区商业涵盖了居民生活所必需的大多数业态,并且有亲子园、汽车俱乐部等新兴业态,但业态仍显得不够丰富,商源质量也显得一般,品牌商家数量有待提高。
餐馆、食品、茶楼等业态店铺数量较多,与建筑适合经营餐饮、消费群体的消费力较强、成都餐饮业较发达等因素有关。
建材、装修店铺数量较多主要是因为该小区为新兴社区,居民陆续入驻,对该类服务的需求较大,随着入驻率提高,该类业态的比例会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
由于空铺较多,能存活下来的店铺业态多为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业态,如餐馆、茶楼、食品等业态,从而说明这类业态是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度最高的业态,可作为招商时重点考虑的对象之一。
(二)外双楠社区
本次调查主要以云影路、云霞路和逸都路的临街商铺为主,业态较齐全,居民消费水平较高,消费力较强。从其业态分布来看,该社区商业呈现出以下特点:
1、以云影苑为代表的社区商铺进行了统一规划,业态较丰富,商铺装修呈现出一定的档次,品牌店较多。
2、服装类店铺数量超过了餐馆的数量,说明周边居民对“穿”的重视程度较高,这也是该区域人群消费水平高,生活质量高的标志之一。
3、逸都路与二环路交界处有伊藤洋华堂二号店,大卖场对调查区域内的业态有一定的影响,与大卖场呈现互补性的业态如美容美发、餐饮等较稳定,而服装鞋帽等类型的商铺换手率较高,多靠经营特色、品牌效应等生存。
(三)玉林社区
本次调查主要对玉林老区的玉林北路、东路、中路和玉林新区的玉林西路进行了调查,老区和新区的业态、档次呈现出鲜明的对比,玉林新区分布着王府花园、梧桐世家等中高档楼盘,而玉林老区的住宅则显得较为陈旧。该社区商业的特点如下:
1、该社区是成都最成熟的居住区之一,人口密度大,业态丰富,商铺档次较高,商业气氛较浓,以餐饮、服装、精品店、便利店为主。
2、在商铺租金方面,玉林老区商铺一般为35~80元/㎡月,而玉林新区商铺租金可达150元/㎡月,从此也可看出商铺租金与区域居民消费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3、从业态分布来看,服装类仍然比例最大,其次是餐饮,该区域餐饮经营呈现出一定的聚集效应,其辐射作用吸引了整个成都市的消费人群。房屋中介店铺较多,主要是因为该区域居住环境成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小资一族到该区域居住,二手房交易活跃。休闲业的比例也较大,除周边区域外,其他区域的消费人群也对玉林片区也乐此不彼。
4、该区域的成熟度高和消费力强吸引了一些特色店和新型业态进驻该区域,如位于玉林东路的彩色钥匙店、玉林中路的特百惠家居连锁店等。
5、该社区商业以临街底商为主,也有象玉林生活广场、富和城等独立商业楼盘。
(四)桐梓林社区
该社区属成都的高档社区,本次调查以桐梓林东路和桐梓林北路为主,分布有中华园各期、锦绣花园、世纪锦苑等高档楼盘,成功人士、外籍人士居多,消费力强大。
1、从业态分布来看,服装类店铺数量遥遥领先,这与该区域人群消费能力、消费意识、生活方式直接相关,其次是餐饮、食品,有一些异国情调和风味的餐厅如和风亭日本料理,家政服务在该区域的需求较大,店铺数量较多。
2、休闲、、美容美体类店铺数量较多,这类业态在该区域存在较大的市场空间,例如有四川首家专业的男士美容店(卡瑞杰专业男士美容SPA健康会馆)。
住房问题是关系民生的大问题。持续飙升的房价因超过百姓承受能力而招致广泛批评。中央连年出台一系列调控措施,但效果并不明显。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下一步将如何着力?为此,我们选登相关调研报告进行评价,并请有关专家从各自的角度进行分析,同时考察邻邦韩国、日本的做法,以资借鉴。
2004年以来,中央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以区别对待和循序渐进的方式,对房地产业连续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总体来看,调控初见成效。但房地产市场仍然存在住房供给结构不合理、部分城市房价上涨太快,中低收入居民住房难以满足等问题。亟需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和完善住宅的宏观调控政策。
房地产业宏观调控的背景
2001年以来,房地产业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房地产业投资增长过猛,部分地区房价上涨过快等问题,使房地产业成为宏观调控的重点行业之一。
(一)房地产业发展的宏观经济环境
自2001年以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工业化进程加快和城镇化率快速提高,使中国经济进入了以住房、汽车、电子通讯、能源和基础原材料业较快发展的新一轮增长周期。其中,房地产、钢铁、水泥等行业投资迅猛增长,带动整个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2004年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长53%,经济运行中出现了新的不平衡,能源、运输供应紧张,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CPI)开始走高(6月同比上涨5%),中国经济运行出现偏热的迹象。
(二)房地产业制度改革与政策调整
第一,1998年城镇居民住房制度改革全面推进,有关住房的分配、供应、市场、金融、物业管理、中介、行政管理和调控等七个体系的改革全面启动,取消了实行40余年的住房分配制度,代之以货币化分配;明确了居民住房产权的私有化和住房获得渠道的市场化,调动了居民购房积极性,居民住房需求开始集中释放。
第二,较好的经济环境,创造了更多的住房需求。一是城市新生代成家立业、城市化中新迁入人口需要住房。二是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居住有了更高的要求,部分取得房改产权的居民产生以旧换新、以小换大的住宅需求。三是大量的城市拆迁改造,增加了居民住房需求。四是大量社会资金将房产作为投资品所产生的需求。
第三,国家对房地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从供求两方面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从“九五”初期开始,为扩大国内需求,中国将住宅作为居民新的消费热点,给予优惠房贷、减免税等政策支持,鼓励购房,刺激了住房消费。同时作为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国家对房地产业的持续发展给予包括放宽商业住房信贷规模控制,实行预售房制度,整顿取消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等政策支持,促进了房地产业快速增长。2003年与1999年比,房地产投资完成额年均增长24.5%,高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7.3个百分点。
(三)体制机制缺欠与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
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房地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部分地区房地产投资过热、房价上涨过高的现象,尤其是在上海、杭州等长三角地区,房价涨幅超过10%,成为此轮宏观经济偏热的一个象征。其根源在于体制、机制的缺欠。一是房地产市场已经放开,但相应的制度没有建立和完善,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二是大部分土地以协议方式转让,不能反映真实地价,土地不能合理使用。三是资金使用成本低。这些因素导致需求和投资动力旺盛,市场难以有效调整。2004年4月,为遏制房地产投资过快增长势头,院连续出台一系列政策对房地产业进行宏观调控。
2004年以来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特点及成效
(一)2004年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及成效
调控目标和重点:2004年初,为抑制房地产投资过快增长,中央取了“管严土地、看紧信贷”的宏观调控政策。一方面,加大了对房地产用地的治理整顿力度,清理整顿建设用地,严格审批管理,从紧土地供应,逐步推行经营性用地的“招、拍、挂”,从源头控制了土地供给。另一方面,中国人民银行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将房地产开发项目(不含经济适用房项目)资本金比例提高到35%及以上,上调金融机构存基准利率,严禁房地产流动资金等,收紧银根,减少房地产开发的资金支持。
成效和问题:2004年调控措施以行政手段为主,力度较大,通过控制土地和资金供给,控制房地产供给,使房地产投资增长速度由年初的50.2%,逐月下降到年末的28.1%,回落22.1个百分点。
但这次调控主要是抑制供给,对需求、尤其是非合理需求缺乏有效控制,前些年扩大内需、刺激住房消费的一些政策仍然在发挥作用,引起了供求关系的失衡。出现投机炒作和被动需求等非合理需求的快速增长;中低档住宅供应比例下降、房地产供给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引起的商品房价格大幅上涨.全国平均销售价格同比增长14.4%。尤其是上海、杭州等东南沿海城市房价涨幅更大,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是否会出现“房地产泡沫”的关注。
(二)2005年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特点及成效
2005年初,根据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中央三个月内继续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
调控目标和重点:调控目标由控制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的单一目标向既控制投资速度又要抑制商品住房价格上涨过快的双重目标转换。调控重点相应调整:一是有效调整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从增加供给和减少需求两方面入手来调整房地产市场,实现稳定房价的目的。一方面,利用信贷、税收等经济手段,提高炒房成本,抑制房产投机需求;严格控制城市拆迁改造规模,抑制被动住房需求。同时,加大对闲置土地的清理力度,以此增加土地供给。二是在规划审批、土地供应以及信贷、税收等方面,对中小套型、中低价位普通住房给予优惠政策支持,改善住房供给结构。三是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出台了不准预售房再转让、实行购房实名制、上网交易等措施,并依法严肃查处违法违规销售行为。加快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加强对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的动态监测,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调控效果与问题:2005年末房地产投资增长19.8%,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8.2个百分点;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上涨7.5%,涨幅比上年同期回落3.6个百分点;上海、杭州等城市大幅上涨的房价得到了有效抑制,说明宏观调控初见成效。
但2006年初,一些问题又凸现出来。一是房地产投资增速出现反弹,1-6月增速比上年末提高4.4个百分点。二是供给结构不合理状况依然存在,部分大城市中低收入家庭急需的中低价住房和经济适用房的比例偏低,供给不足。三是深圳、北京、广州、大连等城市房价大幅上涨,中低收入人群难以承受,增加了社会不安定因素。
(三)2006年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特点
2006年5月末建设部、发展改革委等九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的调控措施,各部委和各地方陆续出台相关配套措施。
调控目标:发展满足当地居民自住性需求的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有步骤地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
重点:一是要求地方利用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房真正解决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二是自2006年6月1日起,90平方米以下普通住房的供地面积和开发面积不得低于当年面积的70%,通过限套型、限房价,竞地价、竞房价的办法,保证中低价位、普通住房供给。三是运用经济手段。强化住宅转让环节的税收管理和外资购房的管理,抑制投机炒作;提高银行存利率,有区别地调整住房消费信贷的首付比例,引导合理消费;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增强市场信息透明度和加强舆论引导,促进房地产市场的有序运行和健康发展。四是将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纳入到对地方目标责任考核制度中,保证调控措施的有效落实。
对住宅产业宏观调控政策体系的总体评价
(一)此轮宏观调控政策的特点
一是宏观调控呈阶段性,循序渐进。重在解决每个阶段的突出矛盾,调控逐步深入,注重保持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产生的震动和影响较小。
二是调控政策的综合性和系统性。根据不同的调控对象,取相应的调控手段,形成了综合使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的政策体系,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是调控政策注重区别对待,分类指导。主要体现在既要控制房地产投资速度,抑制投资需求,又要保护普通居民购房积极性。在“双紧”的情况下,土地供给、项目审批、信贷支持等政策都向经济适用房、中低档住房倾斜。在抑制非合理需求的同时,对普通居民的自住性需求给予了房贷、税收方面的优惠。
(二)宏观调控政策的成效
第一,控制了房地产投资过快增长的势头,保持了房地产业的平稳发展。银根、地根紧缩及监管力度加大,房地产投资在规范中发展;投资、投机需求以及超前拆迁引发的被动需求得到一定程度抑制,房地产市场向以自住性需求为主转换;地方在调控和住房保障政策被赋予更大的责任。房地产投资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投资各月累计同比增速由2004年年初的50.2%回落到2005年年末19.8%,2006年11月份为24%;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同比由2004年上涨14.4%,逐步回落,2006年11月份同比上涨5.8%,住房价格涨势平缓回落。
第二,促进了土地制度的深化改革。调控取了与改革相结合的政策措施,建立了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并加强土地交易的监督和管理,堵塞了漏洞,促进了土地交易市场化进程和规范。
第三,住宅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基本形成了由新建住宅市场、二手房转让市场和住宅租赁市场构成的住宅市场体系。并逐渐建立和完善了商品房预售、规范房地产交易秩序、住房交易实行网上申报等规章制度,房地产市场秩序逐步改善。
(三)仍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房地产市场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住房供应结构性矛盾仍十分突出。2006年1-6月份,40个重点城市上市预售的套均建筑面积115平方米,适合当地居民自住需求的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仍然供应不足。二是部分城市房价上涨仍然较快。2006年11月,房价涨幅较大的城市:福州同比上涨10.4%,北京10.3%,深圳9.8%,厦门9.6%,秦皇岛9.3%,成都8.9%和贵阳8.4%,尤其是北京和深圳,房价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持续较大幅度上涨,使得普通居民仍然买不起房,房价回落并没有达到普通居民可承受的水平。三是住房保障制度不完善,低收入家庭住房难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
进一步分析上述问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第一,对90平米以下普通住房两个70%的调控措施缺乏说服力和可操作性。此项措施是改善住房供给结构、满足当地居民自住需求的重要措施。但措施的目标定位是什么,是满足新生代的需求还是以旧换新居民的需求。如果都包括,还涉及居民住房消费目标的问题,90平米住房是否是未来几年居民住房的目标。另外,目标定位确定之后,需求量是多少,所占比例是否是70%,这些都需要给予科学、合理的解释,才有说服力,得到包括开发商在内的理解和支持。
同时,中低价房在销售环节缺乏可操作性,包括购房人的资格审定、住房的销售程序、监督管理等都没有详细规定,措施难以有效落实。
第二,体制问题制约地方落实住房调控政策的积极性。一是GDP是考核地方政绩的主要指标,房地产业投资速度和房价涨幅回落直接影响地方经济。二是土地收入是地方可取得的主要财政收入,限地价将影响地方收入。三是落实中低价住房和完善住房保障制度的资金来源不明确,需要地方自己筹钱,几个因素都直接影响地方利益。
第三,投资收益低影响开发商建设中低档住房的积极性。中低档住房是在限套型、限房价的基础上,取竞地价、竞房价的办法,进行招标,是在一定行政限制下的市场化行为。开发商追求的是投资收益,其结果一是在满足开发商收益的条件下竞出的房价可能偏高(广州已有先例),二是因预期收益低开发商不积极参与。
第四,住房保障制度不完善。一是住房保障体系不健全。承担为低收入人群解决居住问题责任不明确,缺乏法律与制度保障。二是部分城市还没有建立廉租制度,经济适用房制度尚需进一步改进,住房保障体系的覆盖面太小。三是住房保障制度不落实。大多数城市没有明确的管理机构,资金来源缺乏制度化,没有建立最低收入居民家庭档案和申请、审批制度。
第五,缺乏住房信息、档案等基础制度建设。利用税收、信贷等经济手段抑制投资需求、外资炒房等调控措施,因为没有建立实名制的住房档案而难以精确实施,降低调控效率。同时通过实施不动产税的方式来优化存量房源配置较好的政策建议,也因此难以实现。
政策建议
要继续完善和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与此同时要注重长远的制度建设,做到标本兼治,为更好的进行调控创造条件。
第一,加强住房信息统计工作,建立住房档案登记制度。整合统计系统、建设系统的统计,建立实名制的住房档案登记制度。
第二,建立科学的居民住房消费目标和消费模式。一是根据科学发展观和我国土地和人口状况,明确在当前经济发展阶段,90平米住房可以满足中等及中低收入普通居民的住房需求。二是准确统计中等及中低收入普通居民的自住房需求,按照实际需求安排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的供地和建设。三是提倡根据消费能力“租、购并举”的科学消费模式,合理引导普通居民的住房消费。
第三,调动地方落实调控政策的积极性,为地方认真落实调控措施创造制度条件。一是改革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制度,减弱GDP增长的影响。二是改革、完善分税制度,使地方的事权与财权相对称。三是改革土地收益制度,减少地方对土地收入的依赖。
第四,完善住房保障制度;满足普通居民购房需求。应该承担起保障中低收入居民住房的责任,建立完善的住房保障制度。一是根据低收入居民的支付能力,建立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对低保人群实施廉租房政策;为低收入者提供经济适用房。二是建立住房保障基金,解决资金来源。三是建立低收入人群的住房档案和分配制度,并跟踪了解和及时调整,根据实际需求安排住房投资和住房分配,做到应保尽保。
同时,要给予中低价位、中小户型普通住房建设一定的政策支持,按照需求增加普通住房的供给。并制定普通住房定向销售细则,在分配、房贷利率、首付比例以及公积金使用方面给予优惠,满足普通居民购房需求,降低购房成本。
第五,推动不动产税的实施,合理配置房产。根据居民持有住房的情况,征收不同的财产税,可以通过税收手段抑制投资需求、充分利用存量房源,为地方财政提供稳定收入来源,是解决当前房地产市场问题的治本之策。
院发展研究中心“我国住房保障制度、调控政策及市场体系研究”课题组
课题负责人:谢伏瞻
课题协调人:任兴洲
课题组成员:王 微 林家彬 张承惠 廖英敏 倪红日 王晓明 刘卫民 常丹红 左克鑫
执 笔: 廖英敏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